首页 / 诗歌 / 元结诗歌主要内容(元结著名的五首诗)

元结诗歌主要内容(元结著名的五首诗)

勤科信
勤科信管理员

今天给各位分享元结诗歌主要内容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元结著名的五首诗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
系乐府十二首·欸乃曲(元结)拼音版、注音及读音

1、系乐府十二首·欸乃曲的拼音版、注音及读音如下:拼音版:xì yuè fǔ shí èr shǒu ǎi nǎi qū诗歌注音:shuí néng tīng ǎi nǎi,ǎi nǎi gǎn rén qíng。读音:谁能听欸乃,欸乃感人情。bù hèn xiāng bō shēn,bù yuàn xiāng shuǐ qīng。

2、欸乃曲拼音版、注音及读音:文学家:元结ǎi nǎi qū欸乃曲ǒu cún míng jī zài rén jiān,shùn sú yǔ shí wèi ān xián。lái yè dà guān jiān wèn zhèng,偶存名迹在人间,顺俗与时未安闲。来谒大官兼问政, piān zhōu què rù jiǔ yí shān。扁舟却入九疑山。

3、目前琴界的现状是两种读音共存。在乐曲中欸乃声以不同形式先后出现,巧妙地表达了一种静中有动的意境,赞颂了大自然秀丽的景色,也反映了作者孤芳自赏的情绪。

4、“谁能听欸乃”出自唐代元结的《系乐府十二首·欸乃曲》。“谁能听欸乃”全诗《系乐府十二首·欸乃曲》唐代 元结谁能听欸乃,欸乃感人情。不恨湘波深,不怨湘水清。所嗟岂敢道,空羡江月明。昔闻扣断舟,引钓歌此声。始歌悲风起,歌竟愁云生。遗曲今何在,逸为渔父行。

5、词典解释 :乐府近代曲名。 唐 元结 作。 结 有《欸乃曲五首》,其序曰:“ 大历 丁未中, 漫叟 结 为 道州 刺史,以军事诣都使。还州,逢春水,舟行不进,作《欸乃五首》,令舟子唱之,盖以取适於道路云。”形式为七言四句。

元结诗歌主要内容(元结著名的五首诗)

贼退示官吏·并序作品鉴赏

1、元结的诗作风格质朴简古,直抒胸臆,如沈德潜所评价,他在文学上主张以拯救时弊、劝导百姓为己任,这首《贼退示官吏》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,展示了元结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刻的社会责任感。

2、此诗题为“示官吏”,作诗的主要目的是揭露官吏,告戒官吏,所以写“贼”是为了写“官”,下文才是全诗的中心。第三段从“使臣”句至“以作”句,写“今”,写“官”。

元结诗歌主要内容(元结著名的五首诗)

3、癸卯岁,西原贼入道州,焚烧杀掠,几尽而去。明年,贼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。岂力能制敌欤?盖蒙其伤怜而已。诸使何为忍苦征敛?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。昔岁逢太平,山林二十年。泉源在庭户,洞壑当门前。井税有常期,日晏犹得眠。忽然遭世变,数岁亲戎旃。今来典斯郡,山夷又纷然。

元结诗词名句赏析:昔岁逢太平,山林二十年

元结诗词名句“昔岁逢太平,山林二十年”赏析如下:背景描述:这句诗出自元结的《贼退示官吏》,创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,当时元结任道州刺史。此诗通过对比昔日的太平岁月与当下的战乱时局,深刻揭示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,并批判了朝廷中不顾民生疾苦的征敛行为。

作者把人民没有额外负担看作是年岁太平的主要标志,是“日晏犹得眠”即人民能安居乐业的重要原因,对此进行了热情歌颂,便为后面揭露“今”时统治者肆意勒索人民设下了伏笔。第二段从“忽然”句到“此州”句,写“今”,写“贼”。

昔岁逢太平,山林二十年。泉源在庭户,洞壑当门前。井税有常期,日晏犹得眠。忽然遭世变,数岁亲戎旃。今来典斯郡,山夷又纷然。城小贼不屠,人贫伤可怜。是以陷邻境,此州独见全。使臣将王命,岂不如贼焉?今彼征敛者,迫之如火煎。谁能绝人命,以作时世贤!思欲委符节,引竿自刺船。

昔岁逢太平, 山林二十年。泉源在庭户, 洞壑当门前。井税有常期, 日晏犹得眠。忽然遭世变, 数岁亲戎旃。今来典斯郡, 山夷又纷然。城小贼不屠, 人贫伤可怜。是以陷邻境, 此州独见全。使臣将王命, 岂不如贼焉?今被征敛者, 迫之如火煎。

元结贼退示官吏并序

这种对比激发了元结的创作灵感,他以诗作《贼退示官吏》揭示官吏的残暴,尽管诗中的“贼”字流露出作者的偏见,但通过对比,他展现了官吏的无情与民情的凄苦。全诗分为四部分。

作者或出处:元结 古文《贼退示官吏·并序》原文: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,焚烧杀掠,几尽而去。明年,贼又攻永州破邵,不犯此州边鄙而退。岂力能制敌欤?盖蒙其伤怜而已。诸使何为忍苦征敛,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。 昔岁逢太平,山林二十年。泉源在庭户,洞壑当门前。

此诗是元结任道州刺史时所作。前一年,“西原蛮”曾攻掠道州城,元结就任当年,“西原蛮”又进犯,但不再犯道州,元结认为这是“西原蛮”对道州城民的哀怜,故借此事,写诗示属下官吏。他用 “盗贼”,和官吏对比,认为官不如“贼”,比“贼”更凶狠。

癸卯岁,西原贼入道州,焚烧杀掠,几尽而去。明年,贼又攻永破邵,不犯此州边鄙而退。岂力能制敌欤?盖蒙其伤怜而已。诸使何为忍苦征敛?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。昔岁逢太平, 山林二十年。泉源在庭户, 洞壑当门前。井税有常期, 日晏犹得眠。忽然遭世变, 数岁亲戎旃。

贼退示官吏并序 元结 癸卯岁,西原贼入道州,焚烧杀掠,几尽而去。明年,贼又攻永破邵,不犯此州边鄙而退。岂力能制敌欤?盖蒙其伤怜而已。诸使何为忍苦征敛?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。昔岁逢太平, 山林二十年。泉源在庭户, 洞壑当门前。井税有常期, 日晏犹得眠。

箧中集内容简介

《箧中集》是一部包含五言古诗的诗集,由唐朝的元结编纂而成,全书共一卷。卷中收录了元结的亲友,如沈千远、赵微明、孟云卿、张彪、王季友等人的作品,共计二十四首诗,它们以悲愤的笔触描绘人生疾苦,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哀败景象。

《箧中集》是一部以五言古诗为主的诗集,由唐朝的元结编纂而成,共收录了五位诗人的作品,他们是沈千远、赵微明、孟云卿、张彪和王季友,总计二十四首诗。这些诗作在《箧中集》中首次集结,序言由元结在乾元三年(760年)撰写,对诗人们的创作给予了高度评价。

他还曾编《箧中集》诗选行世。元结主张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,要“极帝王理乱之道,系古人规讽之流”;能济世劝俗,补阙拾遗,“上感于上,下化于下”;反对当时诗坛“拘限声病,喜尚形似”(《箧中集序》)的不良风气,开新乐府运动之先声。他的诗歌有强烈的现实性,触及天宝中期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。

箧中集,诗集名,唐元结编。一卷,集其亲友沈千远、赵微明、孟云卿、张彪、王季友等五言古诗共二十四首,命名为《箧中集》。集前有元结于乾元三年(760)所作的序。他们诗中没有盛唐诗中那种慷慨豪雄情调,而以悲愤写人生疾苦,他们是最先感受到哀败景象到来的一群人,冷眼旁观,走向写实。

寱论》等,表达了他对社会的愤世嫉俗和忧道悯人,具有揭露和批判的力度。元结的散文短小精悍,笔锋犀利,如《大唐中兴颂》风格雄伟刚峻。后人高度评价元结,称他为陈子昂、苏源明等人的先驱。他的作品散失较多,现存有明刻本《唐元次山文集》等。他的诗选《箧中集》则尚能一窥其诗歌风貌。

你可能想看:

发表评论

最新文章